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

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

1、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同步单元测试卷是什么试卷名

2、卷临天下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教师用卷

3、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答案吧英语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起源于中华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向其他文化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传向域外其他国家。汉字的传播分三种情况:一是汉字记录的汉语文献跨文化流传,或者在跨文化环境中用汉字生成汉语文献;二是借用汉字记录别的语种,从而形成准汉字外语文献;三是受汉字影响而新创本民族文字,从而形成类汉字外语文献。从汉语汉字,到外语准汉字,再到外语类汉字,也可以看作汉字传播的三个阶段。

以东亚和东南亚而言,通常认为汉字在两汉之际已经传入朝鲜,长期作为朝鲜官方规范文字,公元4世纪前后朝鲜人民创造出“乡札”“吏读”“口诀文字”三种书写形式,主要以汉字转写来记录朝鲜语,到公元15世纪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出自己的字母文字“谚文”。1784年在日本九州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又曾出土新莽时期的货币,说明两汉时期汉字也已传入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万叶集》完全用汉字记录,还有日本借用汉字时的“音读”和“训读”,利用汉字形体创造的“片假名”和“平假名”,都体现了汉字传播的渊源。在越南的历史上,越语和汉语长期并行,而汉字是唯一的官方文字,越南古代的历史文化资料都以汉字书写。直至11世纪,越南人才借鉴汉字的造字方法并利用汉字的形体元素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

在中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都直接使用汉语汉字,也有不少民族借用汉字或受汉字影响而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如白族的白文、纳西族的东巴文、党项族的西夏文、契丹族的契丹文、壮族的壮文、侗族的侗文、水族的水书等,其文字形体和造字用字方法都或多或少受到汉字影响。如记录壮语的古方块壮字就是唐宋时期壮族人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创造的,宋代学者庄绰《鸡肋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及广西有种土俗字,其实就是古壮字。

可以说,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东亚东南亚汉字文化圈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汉字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各国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加强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汉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汉字从远古发展至今,其历史生命力、文化创造力、超常表现力、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举世瞩目,足以令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并充满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汉字担负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开启现代文化和走向国际化大门的钥匙。正如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所言“汉字数千年来持续发展并沿用至今,成为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使用历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蕴含着一系列理论课题和巨大的理论价值。”汉字及其蕴含和附带的各种文化元素在新时代依然生机勃发,魅力无限!

(摘编自李运富《中国汉字魅力无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和域外国家。

B.由直接使用汉字到受汉字影响新创本民族文字,其他文化受汉字的影响也在变化。

C.汉字汉代时就传入朝鲜和日本,11世纪才传入越南,说明汉字并非同时传入域外。

D.国内少数民族都是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受到汉字的影响,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汉字在朝鲜、日本和越南传播的例子,阐述了汉字在域外传播的状况。

B.文章从域外和境内两方面具体阐述了汉字的传播状况,有理有据,层次清晰。

C.文章以宋代两学者著作的有关内容来说明汉字是壮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基础。

D.文章既有对汉字传播及其影响的阐述,又有对它在新时代依然魅力无限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字或多或少受到汉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文化与我国的关联。

B.汉字在历史上曾作为越南唯一的官方文字,其古代的历史文化资料都以汉字书写,可见汉字对越南的影响之深。

C.国人之所以充满文化自信,是基于汉字在新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在现代文化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D.中国汉字的魅力,可以从它的结构特征、文化内涵、使用历史以及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来认识和研究。

试题答案

【答案】

1B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A项,“汉字从诞生之日起……”错误。由原文“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向其他文化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传向域外其他国家”可知,汉字是在发展中传播的,不是从诞生之日起传播的。A错误。

B项,正确。

C项,“11世纪才传入越南”错误。由原文“直至11世纪,越南人才借鉴汉字的造字方法并利用汉字的形体元素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可知,“11世纪”是越南人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时间,不是汉字传入越南的时间。C错误。

D项,“国内少数民族都是……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错误。由原文“在中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都直接使用汉语汉字,也有不少民族借用汉字或受汉字影响而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可知,选项中“都是”的说法绝对。D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项,“文章以宋代两学者著作的有关内容来说明汉字是壮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基础”错误。由原文“宋代学者庄绰《鸡肋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及广西有种土俗字,其实就是古壮字”可知,文章是以宋代学者著作的有关内容来说明土俗字就是古壮字,并不是用来“说明汉字是壮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基础”的。C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项,“国人之所以充满文化自信,是基于汉字在新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在现代文化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错误。由原文“汉字从远古发展至今,其历史生命力、文化创造力、超常表现力、民族凝聚力和跨文化影响力举世瞩目,足以令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并充满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汉字担负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开启现代文化和走向国际化大门的钥匙”可知,国人“充满文化自信”并不只是“基于汉字在新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在现代文化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C错误。

故选C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整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

9.D 【解析】据材料“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200万磅… …而经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有300—400万磅”可知,传统商路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故选D项;据材料“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200万磅”等可知,西方在香料等物品上对东方依赖性较强,排除A项;材料只是欧洲两条商路的部分交易量,数据不足以说明地中海的贸易地位,排除B项;材料只是部分数据,不能说明东西贸易全部为生活用品,排除C项。

3.C 【解析】夷学——西学——新学,晚清对西方文化称谓的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称谓的变更,还反映出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日益深入,时人对西方文化从抗拒到接纳、再到向往的心理历程,故选C项;材料强调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无法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信息,排除B项;对西方文化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排除D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答案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nfw.cn/7769.html

作者: admin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