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同步单元测试卷高二

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同步单元测试卷高二,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同步单元测试卷高二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同步单元测试卷高二

1、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同步测试卷七年级上册

2、新教材老高考,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3、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范卷英语必修一

【题目】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乙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饮于溪;其冲然角列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沿着)

B.余怜而之(卖)

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聚集收缩)

D.兹丘之下(呈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悠悠与灏气俱 是其果有遭

B.故为文以志 若牛马饮于溪

C.则施施行 其冲然角列上者

D.醉则更相枕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

3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作者是“罪人”,才能有闲暇;由于作者内心忧闷,故需要排遣。这一切决定了他的游览方式是无目的性、散漫放任的。尽管这种游览也有乐,但实则苦中作乐。

B.《始得西山宴游记》采用衬托手法,用游其他山水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开始那一大段文字,被用来衬托游西山时物我合一的心境,含蓄地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心态。

C.《钴鉧潭西小丘记》第一段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多”,运用了拟人、比较的手法。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情态,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D.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巧具匠心,揭示主旨:感慨奇美的小丘被弃置在南荒”连岁不售”的命运,由物及己,联想到自己的被”弃”,借以抒发自己的不平;也包含着一种期待,表达了祈盼重新获用的渴望。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2)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

试题答案

【答案】

1B

2C

3C

4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5(1)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2)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

【解析】

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实词,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实词的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B项,售:买的意思。句子译为:我很喜欢它,就买了下来。

故选B。

2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B项,指代代词,这/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均是连词,表修饰。

D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掌握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分析文章使用的表达技巧,得出正确结论。

C项,“拟人”错,应是“比喻”,把石头比喻成马,比成熊。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画线语句的大意是:(我们)就轮流拿起工具,铲去杂草,砍掉杂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

依据句子结构对称的特点,“铲刈秽草”与“伐去恶木”结构一致,内容相近,故从二者中间断开;“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故从三者之间断开。依据以上分析,所给句子应断句为: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5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悠悠:辽阔浩渺;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俱:在一起;涯:边际;洋洋:悠然自得。

译为: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第二句得分点:弃,被抛弃;过,走过,经过;陋,以……为陋,瞧不起。

译为: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甲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乙文)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像熊在登山。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可以装到笼子里占为己有。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以为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我们)就轮流拿起工具,铲去杂草,砍掉杂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来买它的,每天增加重价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为了得到它而高兴,这个小丘难道真的有遇合或不遇合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遇合。

2023年全国一百所名校同步单元测试卷高二

1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其重点强调阿拉伯文化“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意在说明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阿拉伯人传播和沟通东西方文化,其强调的是阿拉伯人“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明间的文化传播,而不是国家统治范围内,排除C项;欧洲文明不是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排除D项。

8.A8.A【解析】《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后晋处于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需要为新政权正名,《新唐书》成书于北宋,稳定的封建王朝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反对夺权,故两本典籍对“玄武门之变”的叙述带有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答案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nfw.cn/8097.html

作者: admin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