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1、全国100所名校模拟示范卷2023高二

2、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十四

3、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英语七下人教版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飕飗:sōu liú,拟声词,形容风声。③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④眄:miǎn,斜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君”指诗人,尾联的“君”指秋风,首联写秋风对诗人诉说离别之情,尾联是诗人对秋风深厚情谊的回应。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秋风还是那样的刚疾劲肃,而诗人这一年却容颜变老,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怅惘之情。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马”“雕”皆指诗人自己,生动地写诗人睡中感受到秋风而清醒过来的情状。

D.此诗承续诗人中年所作的《秋词》,一反言秋即悲的传统,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和对秋天的喜爱。

2同为感秋之作,此诗与《登高》中的诗人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试题答案

【答案】

1C

2同:衰老多病的诗人形象。此诗中“颜状”体现了诗人的衰老,“扶病”体现了诗人体弱多病。《登高》中“繁霜鬓”“百年多病”体现出诗人的年老多病。

异:①此诗塑造了一个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诗人形象。诗人虽已年老多病,但依然有战马从征、飞雕击空的壮志。②《登高》塑造了诗人长年飘泊、孤愁潦倒、忧国伤时的形象。“常作客”体现了诗人正漂泊他乡,“独登台”“潦倒”体现了诗人的孤愁潦倒,“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作者的处境艰难,又指时世艰难,同时写出了诗人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的窘态。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拟人的手法”错,“‘马’‘雕’皆指诗人自己,生动地写诗人睡中感受到秋风而清醒过来的情状”错。颈联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以“马”“雕”自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下一联抱病登台起兴。

故选C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人物的言行等,以及诗人或他人对人物的评价等综合分析,更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人物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先看相同点。本诗中写了“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可见诗人的形象是衰老的。而《登高》中,“百年多病”“繁霜鬓”描写了一个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老病衰微的诗人形象。这是二者的相同点。

不同点。本诗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塑造了一个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诗人形象。尽管一年颜状衰变,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而《登高》后四句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这是二者的不同点。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属于前者只要求概括形象,所以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的内容可有可没有,写上也不占分数。这里按照第二类提供答案,权当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了。

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17.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了社会主义理论。(2分) 解释: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时代。作为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俄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床。1917年首先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但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法解决日益激化的国内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矛盾,列宁毫不迟疑地领导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直接成果就是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十月革命之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4分) 【解析】解释应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过程注意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语言通顺。背景:结合时代强调19世纪末俄国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带有军事封建色彩,社会矛盾尖锐,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过程:主要阐述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影响:从对俄国和世界两个角度进行总结。

10.D 【解析】由材料“负责处理罗马市民的民事纠纷”“设立了外事裁判官,他们处理问题主要是基于一系列对所有人都一致的原则”可知随着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罗马法自身不断完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故选D项;分权制衡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的发展,排除B项;裁判官法不是罗马法体系的核心,排除C.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答案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nfw.cn/8149.html

作者: admin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