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示范

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示范,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示范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示范

1、2023界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

2、高2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

3、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九年级英语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易建平认为:“从词源角度看,文明即国家。”本文的“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文明”,是“国家”的同义语。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国外学术界多认为始于商代晚期的殷墟遗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70年来的中国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中华文明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形成。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六大文明中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中的“五千年”之“不断裂”,这也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所致。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证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形成的“起点”在黄河流域中游的中原地区。这一认识的前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起点”与“不断裂”的缺一不可,它不排除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大地有多处“文明”形成,如辽宁的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等。但是这时出现的各地文明,能够与以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脉相承而生生不息者, 应该非中原龙山文化及其文明传承者的夏商周莫属。

不同朝代缔造了“中国”不断裂的“共同国家”的历史。对传说时代的“黄帝”、历代王朝的帝王庙祭祀,实际上是对共同的“第一国父———黄帝” 及共同的“先祖”、共同国家的历朝国家代表人物(国王或皇帝及其功臣)的“祭祀”,这说明了历代帝王庙祭祀充分反映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是基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对共同国家一中国的认同, 对以汉族为主体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就中华文化来说,文明社会形成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与国家文化密切相关的都城、陵墓、文字、礼器之上,它们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最重要物化载体。例如,礼制建筑中的“宗庙 ”在中华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考古发现早期宗庙与宫殿一般均在在宫城之中,形成“宫庙”结合格局,这也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 “家国” 体系提定字深刻思想基础,它们突出的是祖宗紫拜与国家至上理念。至于各种各样的神在官城之中波有它们的一席之地,这就是中华古代文明与西方古代文明的最大不同。

由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于小篆,经汉唐时代,由小篆至汉隶、楷书,至今汉字成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突出代表。就世界各国而言,类似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国文字历史,形成的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国历史文献在世界史上更是极具特色的,其中的“二十四史”在世界各国历史文献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国家保存着“五千年不断裂”的国家主导编撰的完整的历史文献。“二十四史”既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历史文献,又是其科学佐证。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主要成国是五千年来华夏族群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认同形成了中华核心文化基因。中国的核心文化基因是“中”,“中”是东南西北的汇聚,“中”就是根。与“中”对应的是“和”,“择中建都” 对国家东西南北而言就是“和”。从百姓的“家和万事兴”到国家的民族“和亲政策”,以及“儒道释三教合一”所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和为贵”,“中和” 之文化基因,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历史优秀文化传统的“有容乃大”之“中和”理念铸造了“多元一体”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

(摘编自刘庆柱《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发展中的“五千年”之“不断裂”,是中华文明优越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表现。

B.“中国” 是以汉族为主体形成的多民族的共同国家,是对一家独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C.汉字与“二十四史”都是能科学佐证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历史文献和突出代表。

D.“中”是中国的核心文化基因,是东南西北的汇聚; “择中建都”蕴含着“中和”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词源角度将“文明”定义为“国家”,使得概念明晰,论题集中。

B.文章论述中华文明“五千年”之“不断裂”的观点,运用了比较分析的视角。

C.对黄帝与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是不同朝代缔造了“共同国家”历史的有力证据。

D.“中和”理念作为又一核心文化基因,是实行民族“和亲政策”的直接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中华文明历史“起点”的研究,包括时空两个方面,需要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B.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各地文明未被视为“起点”,是因为它们不能与以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脉相承而生生不息。

C.世界各国历史上并没有设双历代帝王庙井进行祭祀的现象,可见它们没有“祖宗崇拜”与“国家至上”理念。

D.从中华文明的“家和万事兴”“和为贵”“有容乃大”等思想,可见“中和”理念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试题答案

【答案】

1D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优越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表现”表述不对,曲解文意,应是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特点。

B项,“对一家独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表述有误,应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C项,“汉字与‘二十四史’”错误。原文为“‘二十四史’既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历史文献,又是其科学佐证”“至今汉字成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突出代表”,汉字不是历史文献。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直接原因”有误,结合“从百姓的‘家和万事兴’到国家的民族‘和亲政策’,以及‘儒道释三教合一’所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和为贵’,‘中和’之文化基因,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分析,文本强调的是“核心文化基因”,不等于发生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

故选D

3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C项,“可见它们没有‘祖宗崇拜’与‘国家至上’理念”错误。结合“对传说时代的‘黄帝’、历代王朝的帝王庙祭祀,实际上是对共同的‘第一国父———黄帝’及共同的‘先祖’、共同国家的历朝国家代表人物(国王或皇帝及其功臣)的‘祭祀’,这说明了历代帝王庙祭祀充分反映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分析,由前句现象不能推出后句的结论,不能推论出“没有”。

故选C

202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示范

14.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桑海还存在着奴隶劳动,君主通过剥削奴隶的劳动获得财富,说明此时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故C项正确。材料虽然强调战俘往往成为奴隶,但是无法看出战争不断,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俘成为奴隶,但并未说明是主要的劳动者,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农业的地位,故D项错误。

9.D 【解析】题干中“为人类开拓新航道”是指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故选D项;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排除A项;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排除B项;俄国退出了一战是指颁布《和平法令》使俄国人民摆脱了一战,排除C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答案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nfw.cn/8180.html

作者: admin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